曾工致力于各类电子电器产品的国际国内认证、EMC整改,欢迎各位询价,提供专业服务,解决客户痛点!专治各种产品不合格!
电话:139 2899 3907 邮箱:info@emc.wiki
“Electromagnetic Wave”的版本间差异
(创建页面,内容为“thumb|1000px|left|可见光谱只占有宽广的电磁波谱的一小部分。 ==Electromagnetic Wave== Electromagnetic Wave,称为电…”) |
(→发现历史) |
||
(未显示同一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) | |||
第1行: | 第1行: | ||
[[文件:EM spectrum.png|thumb| | [[文件:EM spectrum.png|thumb|400px|可见光谱只占有宽广的电磁波谱的一小部分。]] | ||
==Electromagnetic Wave== | ==Electromagnetic Wave== | ||
Electromagnetic Wave,称为电磁波。 | Electromagnetic Wave,称为电磁波。 | ||
第6行: | 第6行: | ||
电磁波不需要依靠介质进行传播,在真空中其传播速度为光速。电磁波可按照频率分类,从低频率到高频率,主要包括无线电波、兆赫辐射、微波、红外线、可见光、紫外线、X射线和伽马射线。人眼可接收到的电磁波,波长大约在380至780nm之间,称为可见光。 | 电磁波不需要依靠介质进行传播,在真空中其传播速度为光速。电磁波可按照频率分类,从低频率到高频率,主要包括无线电波、兆赫辐射、微波、红外线、可见光、紫外线、X射线和伽马射线。人眼可接收到的电磁波,波长大约在380至780nm之间,称为可见光。 | ||
==发现历史== | |||
[[File:James Clerk Maxwell.png|190px|thumb|right|詹姆斯·麦克斯韦]] | |||
在可见光波长以外的电磁辐射被发现于19世纪初期。红外线辐射的发现归因于天文学家威廉·赫歇尔,他于1800年在伦敦皇家学会发表了他的成果。 | |||
电磁波首先由詹姆斯·麦克斯韦于1865年预测出来,而后由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·赫兹于1887年至1888年间在实验中证实存在。麦克斯韦推导出电磁波方程,一种波动方程,这清楚地显示出电场和磁场的波动本质。因为电磁波方程预测的电磁波速度与光速的测量值相等,麦克斯韦推论光波也是电磁波。无线电波被海因里希·赫兹在1887年第一个刻意产生,使用电路计算出比可见光低得多的频率上产生振荡,随之产生了由麦克斯韦方程所建议的振荡电荷和电流。赫兹还开发检测这些电波的方法,并产生和特征化这些后来被称为无线电波和微波。 | |||
威廉·伦琴发现并命名了X射线。 在1895年11月8日的应用于真空管上的高电压试验后,他注意到在附近的镀膜玻璃板的荧光。在一个月内,他发现了X射线的主要性质。 | |||
==概念== | |||
电动力学专门研究电磁波的物理行为,是电磁学的分支。在电动力学里,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,随着时间变化的电场产生了磁场,反之亦然。因此,一个振荡中的电场会产生振荡的磁场,而一个振荡中的磁场又会产生振荡的电场,这样子,这些连续不断同相振荡的电场和磁场共同地形成了电磁波。 | |||
电场,磁场都遵守叠加原理。因为电场和磁场都是矢量场,所有的电场矢量和磁场矢量都适合做矢量加运算。例如,一个行进电磁波,入射于一个介质,会引起介质内的电子振荡,因而使得它们自己也发射电磁波,因而造成折射或衍射等等现象。 | |||
在非线性介质内(例如,某些晶体),电磁波会与电场或磁场产生相互作用,这包括法拉第效应、克尔效应等等。 | |||
当电磁波从一种介质入射于另一种介质时,假若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不相等,则会产生折射现象,电磁波的方向和速度会改变。斯涅尔定律专门描述折射的物理行为。 | |||
假设,由很多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组成的光波,从空气入射于棱镜。而因为菱镜内的材料的折射率跟电磁波的频率有关,会产生色散现象:光波会色散成一组可观察到的电磁波谱。 | |||
== 波动理论 == | |||
波是由很多前后相继的波峰和波谷所组成,两个相邻的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。电磁波的波长有很多不同的尺寸,从非常长的无线电波(有一个足球场那么长)到非常短的伽马射线(比原子半径还短)。 | |||
描述光波的一个很重要的物理参数是频率。一个波的频率是它的振荡率,国际单位制单位是赫兹。每秒钟振荡一次的频率是一赫兹。频率与波长成反比: | |||
ν=λf | |||
其中,ν是波速(在真空里是光速;在其它介质里,小于光速),λ是波长,f是频率。 | |||
当波从一个介质传播至另一个介质时,波速会改变,但是频率不变。 | |||
干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波,叠加形成新的波样式。假若这几个电磁波的电场同方向,磁场也同方向,则这干涉是相长干涉;反之,则是摧毁性干涉。 | |||
电磁波的能量,又称为辐射能。这能量,一半储存于电场,另一半储存于磁场。 |
2020年8月2日 (日) 22:23的最新版本
Electromagnetic Wave
Electromagnetic Wave,称为电磁波。
电磁波是指同相振荡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,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传递能量和动量,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与磁场的振荡方向。
电磁波不需要依靠介质进行传播,在真空中其传播速度为光速。电磁波可按照频率分类,从低频率到高频率,主要包括无线电波、兆赫辐射、微波、红外线、可见光、紫外线、X射线和伽马射线。人眼可接收到的电磁波,波长大约在380至780nm之间,称为可见光。
发现历史
在可见光波长以外的电磁辐射被发现于19世纪初期。红外线辐射的发现归因于天文学家威廉·赫歇尔,他于1800年在伦敦皇家学会发表了他的成果。
电磁波首先由詹姆斯·麦克斯韦于1865年预测出来,而后由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·赫兹于1887年至1888年间在实验中证实存在。麦克斯韦推导出电磁波方程,一种波动方程,这清楚地显示出电场和磁场的波动本质。因为电磁波方程预测的电磁波速度与光速的测量值相等,麦克斯韦推论光波也是电磁波。无线电波被海因里希·赫兹在1887年第一个刻意产生,使用电路计算出比可见光低得多的频率上产生振荡,随之产生了由麦克斯韦方程所建议的振荡电荷和电流。赫兹还开发检测这些电波的方法,并产生和特征化这些后来被称为无线电波和微波。
威廉·伦琴发现并命名了X射线。 在1895年11月8日的应用于真空管上的高电压试验后,他注意到在附近的镀膜玻璃板的荧光。在一个月内,他发现了X射线的主要性质。
概念
电动力学专门研究电磁波的物理行为,是电磁学的分支。在电动力学里,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,随着时间变化的电场产生了磁场,反之亦然。因此,一个振荡中的电场会产生振荡的磁场,而一个振荡中的磁场又会产生振荡的电场,这样子,这些连续不断同相振荡的电场和磁场共同地形成了电磁波。
电场,磁场都遵守叠加原理。因为电场和磁场都是矢量场,所有的电场矢量和磁场矢量都适合做矢量加运算。例如,一个行进电磁波,入射于一个介质,会引起介质内的电子振荡,因而使得它们自己也发射电磁波,因而造成折射或衍射等等现象。
在非线性介质内(例如,某些晶体),电磁波会与电场或磁场产生相互作用,这包括法拉第效应、克尔效应等等。
当电磁波从一种介质入射于另一种介质时,假若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不相等,则会产生折射现象,电磁波的方向和速度会改变。斯涅尔定律专门描述折射的物理行为。
假设,由很多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组成的光波,从空气入射于棱镜。而因为菱镜内的材料的折射率跟电磁波的频率有关,会产生色散现象:光波会色散成一组可观察到的电磁波谱。
波动理论
波是由很多前后相继的波峰和波谷所组成,两个相邻的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。电磁波的波长有很多不同的尺寸,从非常长的无线电波(有一个足球场那么长)到非常短的伽马射线(比原子半径还短)。
描述光波的一个很重要的物理参数是频率。一个波的频率是它的振荡率,国际单位制单位是赫兹。每秒钟振荡一次的频率是一赫兹。频率与波长成反比:
ν=λf
其中,ν是波速(在真空里是光速;在其它介质里,小于光速),λ是波长,f是频率。
当波从一个介质传播至另一个介质时,波速会改变,但是频率不变。
干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波,叠加形成新的波样式。假若这几个电磁波的电场同方向,磁场也同方向,则这干涉是相长干涉;反之,则是摧毁性干涉。
电磁波的能量,又称为辐射能。这能量,一半储存于电场,另一半储存于磁场。